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名言摘抄 > 中庸天命章背诵感悟58句

中庸天命章背诵感悟58句

时间:2024-08-17 08:58:41

1、人的本性很多时候都是上天赐予的,只有遵循着人的天性去做事情才能发现所谓的“道”,把道加以包装和改良就可以推广于众人。

2、“性”是儒学的重要理论,只不过在当今这词变化了。在宋明理学中区分为“天地之性”与“气质之性”,以此来区分天性之良善与后天影响的“人性”,通过变化气质逐步地彰显“天地之性”。因而,笼统地说人性其实是不正确的,人性之中包括有天性、世间性,孟子说的本心、陆象山说的“心即理”、王阳明所说的“良知”,其实都指向着人固有的“天性”。

3、古语“之谓”不同于“谓之”。甲“谓之”乙,甲就叫做乙,甲是对乙的解释,乙是甲的称谓。甲“之谓”乙,是甲也可以称作乙,就像女子也可以称作人,是一种隶属关系。清代学者戴震曾明确提出过:“古人言辞,‘之谓’‘谓之’有异:凡曰‘之谓’,以上所称解下,如中庸‘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’”“凡曰‘谓之’者,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。”(《孟子字义疏证》)

4、聂文涛译:

5、分析:先秦“性”的概念很大。性命、心性、物性、人性、生性都是由此概念发展出来的。天命就是本性,可以理解成天命属于本性,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于本性。所以,聂文涛认为等于本性是孟子的观点而不是中庸的观点。

6、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;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

7、中庸现实中就是,什么事都不要过分。不可过分显示自己,把自己的长出过分的暴露出来。锋芒不可尽露,对于小人的中庸就是要大智若愚。表面是傻子一样,其实自己心里清楚。

8、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

9、人生有道,道中有术,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运气,有的只是因与果,人生中没有那么多幸运,有的只是道与术。

10、身处上位不要下位的人,身处下位就要老老实实地待在底层,不要想着往上爬。凡事都要“正己而不求人”,把自己的心态端正起来,不要苛求别人,不要埋怨上层的人,不要抱怨老天不公平,也不要抱怨别人。

11、很多时候人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能力,也不是你有多大的魄力,而是你是否懂得了人心和人性,而是你是否找到了事物运动变化中人道和天道。

12、《中庸》开篇的一句话

13、中庸之道乃和谐之功,天命乃平和之本,天性是良善之根。中庸之示弱非胆小而是守本份循天理。

14、(2)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。

15、天所赋予人的良善叫做天性,遵循着天性去自我实现就是道,以道修身有德润光辉就是教化。

16、天命之谓性

17、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18、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

19、【译文】

20、所以,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,小人却铤而走险妄获得非分的东西。不过最后孔子说的“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,射不中,不怪靶子不正,只怪自己箭术不行”,这跟子思的“奴性思想”是有差别的,孔子强调“反求诸其身”,有修身以求闻达,有“犁牛之子骍且角,虽欲勿用,山川其舍诸?”的意思,人只要认真修养自身,提升强大自己,那么老天爷也会眷顾你的。

21、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”。《中庸》开头短短的10个字道破的不仅仅是人之本性,更多的时候是要告诉我们人道和天道的重要性和互补性,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就是人道,遵循着人道和人性的特点和规律去做人做事就是天道,人道决定了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运气,天道决定了我们人生中干事业的成败,人道和天道不是相互独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的,人道和天道不是相互敌对的,而是相互作用的。

22、万事万物的运行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,那就是道,道不仅影响着事物的发展方向,道还能左右了事物运行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规律。

23、在上位,不陵下;在下位,不援上;正己而不求人。则无怨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

24、这是《中庸》开篇的一句话。

25、能控制住自己喜怒哀乐的人,是中道之人,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符合时宜的表现出来,是中和之人,中道很多时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,中和很多时候是事物运行的标准。

26、教,教化。儒家的教化可以在两个层面,一个是在制度层面,另一个是在个人层面。制度层面不做赘述。个人可以通过修身形成德性,德性是有光辉的,这光辉可以照亮别人,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施行教化,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”。

27、常见的其他翻译及分析

28、这一段应该是后世儒家宣扬的重点,估计也是所有统治阶级都喜欢的一段话,就是“素位而行,安分守己”,不要有什么其他的心思,按照子思的话,处于富贵的地位,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;处于贫贱的状况,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;处于边远地区,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;处于患难之中,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。“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”,“无入”就是无处,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态。

29、儒学其实是自我实现之学,成为君子、圣人,承担着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入世、救世使命。率性,遵循着天性,古罗马的奥勒留说:“人最智慧的生活,就是顺应自己的天性去生活”,中西方古代的智慧是一致的,也如日常的“听从内心的呼唤”、“聆听良知的声音”,以此来作为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,也就是道,在道上的意思。

30、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

31、天命,就是天的命令。如刘氏《正义》引《汉书董仲舒传对策》曰:“天令之谓命。”按照朱熹的说法:“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,气以成形,而理亦赋焉,犹命令也。”(《中庸章句》)是说天所赋予的气与理的时候,也必然赋予了与之相符的使命。

32、天性就是本性,也叫本质,有句话说:你不知道你,所以你是你,如果你知道了你,你就不是你了。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婴儿的时候,心是很纯洁的,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,所以很纯真,是人的本性,随着年龄的增长,慢慢的有了私心,有了欲望,人就慢慢的失去了原来的本性。

33、我们来看一下《中庸》第一章的原文

34、读后感:

35、(1)天命就是本性(性本善)。

36、子曰,「射有似乎君子。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」

37、天道很多时候决定着人道的发展,人道很多时候左右着天道的方向,很多时候不是你找不到所谓的人生之道,而是你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世界,看人生,看自己。

38、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。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

39、“中和”是你人生发展的根本,“中和”是你人生奋进的天道,“中和”永远不是所谓的折中主义,“中和”永远不是所谓的和气主义,而是懂得善于抓住事物的核心与中心,适时的表现出自己与核心事物相匹配的态度和能力。

40、读《中庸》章句: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
41、当然,这段话如果从修身的角度而言,是要求我们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,要有“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”的精神。

42、“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”、“诚于中,信于外”、“君子当慎独中立”、“仁者爱人,仁者无敌”、“诚则明,明则诚”、“和为贵,不自弃”六个方面展示《中庸》的思想和理论。

43、天命:先天带来的使命。古人认为人的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,所以,有人是将军,有人是商人,有人是农民,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所以,人的天命也是不同的,古人认为一个人做哪些事情比较顺利,心情愉快就是说这个人做的事就是他的天命。

44、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

45、达到了中和互生的人生境界,那么,天地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各归其位,万事万物也都会井然有序的各随其规。

46、《中庸》是儒家阐述“中庸之道”,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。《中庸》郑玄注:“中庸者,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;庸,用也。孔子之孙子思作之,以昭明圣祖之德也。”

47、道,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刻也不会离开,如果离开了,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。

48、就是天的命令

49、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内容。

50、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,非道也

51、真正的厉害之人就是在没有看见或没有人听见的时候都是小心谨慎,有所畏惧的,很多时候,你自认为最隐秘的事情其实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,很多时候,你认为最微小的事情也是最容易露出破绽的,因此,真正厉害的人和强大的人都是慎独之人。

52、按:“天命”,天所赋予的。古代对于“天”的信仰是无条件的,这没有形象却又无处不在的人格神,既体现在四时运行、万物并育的自然,又体现在世间人事政治伦理之中。因而,天所命,天所赋予人的性必然是良善的、正的、自然的。这是如今的语境下理解儒学的第一个关键,天的信仰。

53、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都懂得自律和自控,那么这样的人必成大器,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都能对自己一点都不放松,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未来之人杰。

54、《中庸》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,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。它以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修,修道之谓教”的性、道、教三者为根本,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——中和。

55、有道德修养、有学问的人,做事能谨守中庸之道,心理和行为都符合常道,容貌温和,喜怒不过节,有分寸。

56、能掌控自我情绪的人往往都是内心强大之人,能利用自己情绪的人往往都是善于自我调节之人,内心强大了一切才能越来越强,善于自我调节才能让自己的身心时刻都处于平衡的最佳状态。

57、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内容

58、《中庸》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,但要实行“中庸之道”,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,通过后天的学习,即《中庸》所说的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