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破灭之道也,判断。
2、秦之所大欲(结构助词,的)
3、以地事秦(动词,侍奉)
4、不行:古义;到```地方去今义:不可以
5、二、古今异义
6、其实:古义:它的实际数量今义:实际上
7、至丹以荆卿为计,省略句。
8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,判断句。
9、以有尺寸之地(才,可用而代替)
10、较秦之所得(结构助词,的)
11、子孙视之不甚惜(代词,土地)
12、然后:这样以后。
13、当是时:就在这时。是:这。
14、纾:解除。
15、速:古义:招致今义:速度
16、可以:古义:可以凭借今义:表示可能或能够(表示许可)
17、秦以攻取之外(用,凭)
18、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(的)
19、暴秦之欲无厌(形容词,凶暴,残酷)
20、暴霜露(动词,曝露)
21、夷灭:消灭;灭亡。
22、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(名词,事情)
23、始速祸焉(副词,才)
24、斯用兵之效也,判断。
25、都是代词。) 7、此言得之(代词,指代上面的道理) 而: 1、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(因果承接) 2、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(可是,表示转折) 3、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(就,承接关系) 4、二败而三胜(递进) 然则:既然这样,那么。 然后:这样以后。 兵: 1、非兵不利(名词,兵器、武器) 2、而秦兵又至矣(名词,军队) 3、斯用兵之效也(名词,战争) 暴: 1、暴霜露(动词,曝露) 2、暴秦之欲无厌(形容词,凶暴,残酷) 事: 1、以地事秦(动词,侍奉) 2、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(名词,事情) 犹: 1、犹抱薪救火(动词,像,好象) 2、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(副词,仍然,还) 始: 1、始有远略(名词,起初) 2、始速祸焉(副词,才) 向: 1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(副词,假使,如果) 2、并力西向(动词,朝着,对着) 二、古今异义 1、其实:古义:它的实际数量今义:实际上 2、祖父:古义:祖辈和父辈今义:父亲的父亲 3、至于:古义:以至于。今义: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、可以:古义:可以凭借今义:表示可能或能够(表示许可) 5、故事:古义:旧事,前例今义:文学体裁的一种 6、智力:古义:智谋与力量今义: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、然后:古义:这样以后今义: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,或一段的开头,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,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,有的跟前一分句的“先”、“首先”相呼应8、与:古义:结交今义:和 9、速:古义:招致今义:速度 10、不行:古义;到```地方去今义:不可以
26、祖父:古义:祖辈和父辈今义:父亲的父亲
27、故事:古义:旧事,前例今义:文学体裁的一种
28、苟以天下之大,定语后置。
29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.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.这样整句翻译才更明白。译文六国的灭亡,不是(因为他们的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.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{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.
30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(副词,假使,如果)
31、而秦兵又至矣(名词,军队)
32、犹抱薪救火(动词,像,好象)
33、六国:指战国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几个诸侯国。兵:武器,单独看,这个句子翻译为“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,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,也不是打仗不得法”。它同下文“弊在赂秦”一起,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,简捷明快。
34、一、一词多类一词多义 以: 1.秦以攻取之外(用,凭) 2、以有尺寸之地(才,可用而代替) 3、举以予人(来) 4、以地事秦(用) 5、苟以天下之大(凭借) 之: 1、较秦之所得(结构助词,的) 2、秦之所大欲(结构助词,的) 3、以有尺寸之地(的) 4、子孙视之不甚惜(代词,土地) 5、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(的) 6、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(前一个“之”指奉秦之物,后一个“之”指赂秦各国。
35、智力:古义:智谋与力量今义: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
36、是又在六国下矣,判断句。
37、摈:排除;抛弃。
38、至于:古义:以至于。今义:表示到达某种程度
39、以地事秦(用)
40、然后:古义:这样以后今义: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,或一段的开头,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,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,有的跟前一分句的“先”、“首先”相呼应8、与:古义:结交今义:和
41、一、一词多类一词多义
42、非兵不利(名词,兵器、武器)
43、其势弱于秦,介后。
44、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省略句。
45、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(可是,表示转折)
46、斯用兵之效也(名词,战争)
47、举以予人(来)
48、二败而三胜(递进)
49、恶秦:憎恨秦国。恶:讨厌,憎恨。
50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。(用“非”表示的否定判断句)
51、洎牧以谗诛,被动。
52、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(副词,仍然,还)
53、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(因果承接)
54、元代李桢的《六国论》也是一篇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,但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。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,都是暴虐无异。六国之亡,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。而要想免于灭亡,只有行仁义。
55、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,省略句。
56、并力西向(动词,朝着,对着)
57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,被动+省略。
58、赵尝五战于秦,介后,。
59、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(前一个“之”指奉秦之物,后一个“之”指赂秦各国。都是代词。)
60、以有尺寸之地(的)
61、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,省略句。
62、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(就,承接关系)
63、然则:既然这样,那么。
64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
65、此言得之(代词,指代上面的道理)
66、始有远略(名词,起初)
67、苟以天下之大(凭借)
68、在论证方法上,他也不同于二苏:不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,围绕论点选择材料进行论证,而是先破后立,首先排除对六国败亡原因的偏颇之论,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,直到文章结尾时,才点明论点。
69、齐人勿附于秦,介后。
70、六国的灭亡,不是(因为他们的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。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(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。有人问:“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,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?”(回答)说:“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。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,不能独自保全。所以说:弊病在于贿赂秦国。”